用同一份愛情腳本,怎麼演出新的韓劇?

如果你覺得自己不幸福或想要更加幸福,可以一個人,先花一些時間自己好好地讀一讀,周慕姿 諮商心理師於 2023 所著,寶瓶文化出版的《親密恐懼》,書中詳細解釋了造成你不幸福的一些可能原因,我要承認這不算是一本好讀的書,讀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在生活中實際練習與試著開啟自我對話,你還必需要放下很多自己的習氣,還有要面對自己可能也未察覺但其實已經存在以久的恐懼,以下紀錄一下我有感覺的部份:

我已經四十歲了,還是對愛情有很多自己的想像,在每一段關係中也都有自己不盡如意的地方,當然也有好的部份,看這些心理學相關的書,除了想要更了解自己以外,就是想要變得幸福。 

055
他可能有些情況不能理解你,但一定也能理解你的部份;
他可能有些情況不能支持你,但有些時候又能給你一些溫暖

要好好地「說出自己的需求」,要先清楚自己內在的感受,才能夠好好地表達,對方也才有機會以可以回應,畢竟我們想要的,只是被理解,其待對方可以通靈自己的,請放棄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吧,畢竟很多時候自己都不了解自己了。

120
這個「要努力讓不愛的人愛我」,就是松子的愛情腳本,是她與爸爸間一直沒辦法完成的「未竟事宜」,而這個腳本,總是讓她選擇了可以完成這個腳本的角色來愛。

看到這一段時,我的確有些驚訝,原來我也曾經像松子一樣,那些角色都是自己選的,在事情發生的當下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選擇,是我允許他人一起演出的,但當時不夠勇敢的我,卻忘了我也可以好好地自主停下,所以當然就多演了許多冗長的片段。

222
習慣性的罪惡感:為了忽略自我需求,不憤怒而形成的保護機制
實際上,這個情緒對我們影響甚深,特別在要對他人建立界限、表達需求,甚至表達憤怒時,「習慣性的罪惡感」會升上來,阻止我們做「保護自己」的表達。
「習慣性的罪惡感」是我自內在一個盡責的情緒壓抑者,它會幫我們包裝、壓抑、翻轉內在的情緒,讓我們只注意到別人的需求與感受,只表現出身邊的人可以接受的模樣。然後,我們可能就會做對方希望我們做的事。所以,「習慣性的罪惡感」是一種被訓練出來的情緒,它讓我們感覺到「我們沒做到該做的事」,因此我們會繼續用自己生存策略,忽略自己的情緒與需求,也難建立與他人的界限。

223
因此,習慣性的罪惡感,可以說是我們被馴化的結果,為使我們不以自己的需求與感受,而是以他人的需求與感受為主;但其實這也是一種保護,在我們沒辦法用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需求、建立界限來保護自己時,它成為一種有點扭曲、迂迴的自我保護方式。

我算是一個不太會生氣的人,我對於「憤怒」這個情緒算是陌生的,但我其實一直不確定原因是什麼,看到「習慣性的罪惡感」相關的描述,我覺得自己可能有受到這個情緒壓抑者的影響,但我還在持續自我觀察中。

226
但如果我們是理解、接納自己的情緒,並且認同自己的界限,清楚知道:其實沒有人真能影響我們,除非我們願意給他這個權力。那我們就可以了解,不用大聲,只要我們站在自己這邊,就可以堅定地表達自己內在的真正需求。

持續學習理解與接納自己的情緒,才能堅定地表達自己內在的真正需求,身為一個不太懂得表達自己情緒的人,這段話對我來說真是有力量。

226
不評價自己的情緒
唯有不評價自己出現的情緒,我們才有辦法更透徹,深入的理解自己。因為如果有否定、有評價,對自己的理解必然會停在表層,我們會因為那些否定、評價而出現羞恥感,當羞恥感攫住我們,我們就什麼都聽不到、看不到,只會待在一個名叫羞恥的洞裡。

原來有個洞穴名為羞恥,原來我是洞穴長住客,不知道的時候就算了,但知道以後我就不想住在洞裡裡了,是該去住看看民宿、五星級飯店或渡假村了。

232
但其實我們都沒發現,這種被拋棄的脆弱感,對孩子的我們影響很大。但對於擁有力量、資源的現在,我們再也不是那個比較脆弱的,沒有資源與很少選擇的孩子,我們已經擁有一些力量,一些技能,可以直視這個恐懼,感受這個脆弱,了解自己內心一直受的傷,也了解原來自己一直都ー 這麼孤單、這麼寂寞。

我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,我可以先愛自己。

233
那些離開,只是因為彼此的緣分與選擇,而非我不夠好,所以被拋棄。

如果無法接受「緣份盡了」的說法,那就要多花很多時間來傷心、糾結與痛苦,分離沒有真正的單一答案,你追求的答案可能沒有你想像中的重要,或許好好地安慰自己與照顧自己,為這段感情寫一個劇終吧。

244
要安撫內在的唱衰魔人,先從當自己的好友開始
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,不管是哪一個策略,都有一個根本上的問題:
這些行為與思考,都是「我自己」決定的。我不曉得對方是怎樣的人,對親密關係的想法與價值觀,我也沒有讓對方知道我內心的恐懼與感受。我只是自顧自地做了一個決定,選了一個腳本,把對方套進我的腳本裡,讓對方演著我為他預設的角色。
於是我看似犧牲奉獻,好像很在乎關係,但實際上,我在乎的其實是自己的不被拋棄,而並非真實地理解我們之間的關係,以及對方在關係中的感受與需求。
這就是我前面提到,我們就掉進了自己的想像腳本,理想化了自己與對方,而這樣的理想化,當然極度容易破滅,於是又掉入了完全否定對方與自己的想法中。

要先分清楚「真實的自己」跟「假我」的差別,現在上演中的是自己的「想像腳本」還是真實的我們? 唯有面對真實才能帶來轉變,但你要真的願意,痛苦會有,幸福會有。

《親密恐懼》是一本內容非常豐富的書,我只是紀錄少部份想要用來反思與提醒自己的片段,強烈建議有興趣的人要整本讀過才不可惜。


留言